電路板在設計當中需要按一定規則進行設計。但最后畫好了并不是直接出板就做了。在一些大的公司還需要進行一下評審!嚴格一點的話,評審是要硬件,采購,軟件等都要加參加的。比如元件采購方面,需要了解 BOM 清單是否能買到。軟件方面,一些信號腳是不是軟件可以調的。對于電路板方面,我們做PCB設計的工程師就要仔細做好自己的工作了。
1,繞線最好不要平行繞線
如上圖所示,左邊那根線最好是如紅線所示的去繞線,這樣與右邊的繞線方向是垂直的。不會形成偶合效應!
2,在通孔焊盤上的連線最好要加淚滴
添加淚滴,也叫賈丹尼效應,俗稱“斷脖子”,在pcb制作過程中線與pad接觸的地方是最薄弱的,藥水會不斷咬蝕這些地方,容易斷掉,添加淚滴就是為了增加面積,增加支撐力,提高良率。
如上圖所示,這些大焊盤出線必須加焊盤淚滴,因為這些線太細,因一些原因,在焊接或插拔過多時,會把線給弄斷。應該改成如下圖所示
3,過孔不要上焊盤
過孔千萬不能上焊盤,只有一種情況是可以直接打在焊盤上,那就是盲孔。因為盲孔很小,而且它不是直通到底的。
如上圖所示,就是過孔打在焊盤上了。這樣在過回流焊的時候,焊盤上的錫膏融化成液態,會從過孔處流走,這樣造成貼片元件虛焊。
4,電源芯片輸出電感下面不能走線
電源芯片的輸出電感出來是一個方波,變化很快。在下面走信號線,會影響干擾信號線。
如上圖所示,底層線走在這個大電感下面。這個肯定是有問題!要繞開這個電感走線。還有電感下面所有的地最好也割掉。它對地也會產生影響,使地不穩定。
5,割掉與地連接不可靠的地銅皮
在DDR端,因為是高速信號,在旁邊是不允許有接地不可靠的銅皮存在的,這種銅皮會像天線一樣向外發射EMI,向內接收EMC。大大降低電磁兼容性能!
上面幾點看上去,很簡單。但從細節處見真招,這些不做處理,線路板也可以運行。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掛掉了或無法通過3C認證。(摘自:臥龍會IT技術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