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,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“武器”。出入小區、超市、單位,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,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,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:會不會對身體有害?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?對此,記者采訪了江門市職業病防治所副所長譚劍明、江門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陳茂余。
1問:額溫槍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樣的?
譚劍明:臨床常見的體溫測量器材主要有水銀式體溫計、電子體溫計與紅外線體溫計,這三種體溫計的測量原理不同,我們現在常見的測額頭的額溫槍是非接觸紅外線體溫計。紅外線輻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最為廣泛的電磁波輻射,溫度在絕對零度(-273.15℃)以上的物體,都會因自身的分子運動而輻射出紅外線。人體輻射出的紅外線,通過非接觸紅外線體溫計的探測器采集后,再將輻射的功率信號轉換成電信號,并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后便能實現測溫。
2問:用額溫槍測手腕準確嗎?
譚劍明:體溫是人體一項重要的生命體征,是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。最近有些地方用測手腕溫度來代替額頭溫度,事實上這樣測溫并不可取。從手腕的生理結構看,手腕處血管密集,皮下組織薄,血管處與非血管處有明顯的溫差,經常會超過正負1℃,無法輸出穩定的測量值,單獨評價手腕溫度,不具備測量價值。人體體溫波動時,會調節外周血管舒張或收縮,以調節體溫。體溫上升過程中,由于外周血管收縮,手足(包括手腕、足腕)的溫度應該會比平時涼;而體溫達到低熱穩定時,皮膚血管擴張,皮膚表面溫度升高,故手腕處的溫度有可能比平時高。因此,使用時需查看體溫計說明書中的適用范圍。
3問:測體溫時為何會出現較大的誤差?存在什么影響因素?
譚劍明:使用非接觸紅外線體溫計似乎很簡單,但如果不掌握測量原理和方法,測出的溫度結果則會出現較大的誤差。首先,保證儀器在符合其技術指標等溫度、濕度等正常的工作環境使用;其次,部分體溫計有表面溫度與體溫兩種功能,要選擇體溫模式,計量單位應為攝氏度;最后,需要被測人額頭無汗水、毛發、灰塵、帽子等雜物遮擋,使用時將額溫計對準前額正中央——眉心上方,并保持垂直,距離在3cm—5cm進行體溫測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被測人來自于測量環境差異較大等地方,應至少在測量環境內停留5分鐘以上,待與環境一致后再測量。同樣,如果體溫計從與使用環境溫度差異較大的地方取出使用,需要將體溫計放置在使用環境下20分鐘后再使用。被測人不能在風扇、空調、太陽直射等環境下使用體溫計,這些都是影響因素。
4問:由于緊張,體溫升高怎么辦?
譚劍明:測體溫前20—30分鐘要避免劇烈運動、進食、喝冷水或熱水,不要冷熱敷,要保持情緒穩定,不要緊張。如果懷疑溫度不準確,可以再重復測量幾次。額溫槍如經常出現異常溫度,需要對額溫槍進行量值溯源,否則建議停用??梢郧巴ǘㄓ嬃考夹g機構進行校準。如果在車輛卡口排隊等候測溫時,建議車內人員應至少提前5—10分鐘開車窗,使人體與外界環境溫度保持熱平衡后再測量。
5問:頻繁用額溫槍測體溫會不會對身體有害?
譚劍明:正確使用不會對身體有害。前面提及過非接觸紅外線體溫計是如何工作的,醫用的體溫計是根據人額頭散發的紅外線能量進行測溫的,它是一個采集器,因此是不會對身體有害,但是工業檢測用的紅外線溫度計,不適用于測量人體體溫。因為工業檢測用的紅外線溫度計測量范圍較廣,準確度較低。另外,工業用的紅外線溫度計有發出紅點的激光瞄準器,用于指示測量方向,注意不要將這紅點對準眼睛,易對眼睛造成傷害。
6問:測體溫時需近距離靠近被測量人,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?
陳茂余:不會。測體溫時,額溫槍不會直接接觸人體,因此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,但建議每天定時對額溫槍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,同時,測體溫的工作人員要戴好口罩。
評論